立即捐款

焦點文章

馬道立指「三權分立」一詞有爭議  不敢講政治方面意思是否已變

(獨媒報導)終審法院首席法官馬道立將於本月 11 日,年屆 65 歲時退休。馬提到,近日有聲音指香港變了很多,自己亦承認「可能係」,但指「司法機構同我哋嘅態度會不變」。他形容,「三權分立」現已成為一個很政治、有爭議的詞語,但重申「三權分立」從法律方面而言,是指香港有司法獨立;至於政治方面的意思是否有改變,「我唔敢講,都唔應該講」。

稱首席法官使命為維持香港法治 承認香港或「變了很多」

馬道立今日會見傳媒時,先感謝眾人對司法機構的支持,「雖然有時會批評,但都係應該嘅」。馬指,從10年前接任終審法院首席法官一職到今天,他仍相信首席法官的使命是維持香港的法治;若要維持香港法治,便需要一個獨立的司法機構,讓法官根據《基本法》,公平、公正處理案件,保障個人權利和自由。

馬提到,近日有聲音指香港變了很多,馬承認「可能係」,但指「司法機構同我哋嘅態度會不變」。

馬道立盼大眾尊重司法制度:改革需有理據,不滿判決「唔係特別好的理由」

(獨媒報導)終審法院首席法官馬道立將於本月 11 日,年屆 65 歲時退休。他今日會見傳媒,稱希望市民尊重司法制度,批評司法制度時需有理據,若因不滿判決提出改革「唔係特別好的理由」;又指若有人因不滿判決而覺得「法治已死」,是較難接受的。

馬道立:政治因素與裁決「完全不相關」

近日大量反送中案件進入司法程序,不少裁判官因其判詞或判決惹來不滿或投訴。馬指在處理與政治有關的案件時,不少人會有強烈的感受(strong feelings),但重申政治因素與裁決「完全不相關(irrelevant)」。

9DE6B844-A548-4C41-AA61-F59575B78943

林鄭月娥撐收緊查冊 稱目的不應包括「調查式」、令人「受到傷害」

(獨媒報導)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舉行行政會議前見記者,政府近日再收緊查冊安排,運輸署會通知被查冊車主查冊者的資料。她指查冊的目的不應包括「起底」及「調查式」,指過去一年不少人因被查冊而「受到傷害」,形容如果查冊是「想傷害某一個人士,呢啲行為係唔值得鼓勵。」

行政會議今日復會,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舉行行會前見記者,她先祝市民身體健康、事事順利,她開場發言「總結」政府一年抗疫工作。林鄭月娥表示由11月下旬開始出現第四波疫情,確診數字雖有下降,但下降緩慢,故昨日已宣布延長現時防疫措施14日,中小學雖然繼續停課,但教育局聽取了校長的意見後,引入部分放寬措施。

林鄭月娥指抗疫一年來,政府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指市民「大致配合」防疫措施。她又讚食物及衞生局不眠不休,衞生署「全民皆兵」,署方的牙醫亦走到前線抗疫。林鄭月娥續讚警隊、民安隊、醫療輔助隊等,並感謝退休的公務員「一個電話就返嚟幫手」,又感謝專家、興建醫療設施承建商、口罩生產商及私營化驗所。她最後再感謝「大致配合」防疫措施的市民。

2020年,法庭上的記憶與情感——抵抗遺忘的往往是細碎

「學生們挖起鋪路的石塊,掀翻汽車,築起街壘;他們闖入這個世界的動作美麗而喧囂,有火焰為他們照明,有催淚彈的爆炸聲和煙霧歡迎他們光臨,他們站立在街壘後頭,拒絕與世界的舊主人們有任何妥協。」——米蘭·昆德拉《生活在他方》

以上這段,說的是1968年的布拉格之春,卻又能奇妙地對應2019年的香港。街頭的的血、汗、淚,舉世注目。

然而,法庭的設置、鮮亮的燈光、機器所營造的恆溫、沉甸甸的紙張、恤衫與西裝,都善於將當初的一切暴烈撫平。

而我就是見證這些撫平了的質地的人,法庭就是我的採訪「前線」。

以下這些瑣碎得不能成為「新聞」的片段,這一年來儲存在手機的記事本和自己的腦海裡,文字風格不一致,反映了不同時間寫作時的心情。思前想後,或許它們不應該只存留在我的個人記憶中。

2019年7月起,示威浪潮裡的衝突愈演愈烈,每個星期六日過去,一眾法庭記者總會循著消息,在被捕者48小時扣留期限之前,到法院等候他們上庭提堂,7.28有45人、8.3旺角遊行有13人、8.11尖沙咀有17個人、8.31有16人、9.29反極權遊行有97人、11.12「和你lunch」有28人、11.18凌晨理大外暢運道被捕的有19人,到了11.18晚上更有242人被捕,在兩日後分批在全港6間法院提堂,罪名是「暴動」⋯⋯

【武漢肺炎】葵涌華豐園誤被列強制檢測 張竹君致歉認混淆觀塘同名大廈

(獨媒報導)武漢肺炎今日新增53宗確診個案,43宗屬本地個案,當中6宗源頭不明,37宗與其他個案相關,18宗從臨時檢測中心發現,累計9,018宗確診個案。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今日致歉,承認當局早前誤將葵涌華豐園列入強制檢測名單,與觀塘華峰園混淆,以為是同一棟大廈,並將兩大廈各一戶有確診者,誤當成一棟大廈有兩戶確診。

IMG_1830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

藍田將軍澳隧道地盤增11宗確診

香港航空裁員 關注組轟壓低遣散賠償 少付340萬

(獨媒報導)武漢肺炎疫情重創航空業,香港航空去年12月裁減250名空中服務員。香港航空被裁員工關注組今日(1月4日)代表超過100名被裁員工召開記者會,控訴港航只提供最低遣散賠償,估計總共少付至少340萬港元。關注組要求與港航會面,及要求勞工處介入。

遣散費以疫情爆發後工資計算 差額以萬計

香港航空被裁員工關注組代表Apple指,港航提供的遣散賠償金額以過往12個月的平均工資計算,惟航空客運因疫情接近完全停擺,空中服務員每月只有數千元港幣底薪收入,金額更被強積金完全對沖,港航毋需支付任何金額。

Apple稱,遣散費及一個月代通知金應以經常性正常收入計算,以一名年資5年的艙務長2019年平均月入計算,其遣散費為接近6.7萬元;若以2020年平均月入計算,即港航現時採取的計法,遣散費只有3.7萬元,兩者相差3萬元。Apple續稱,年資更長、職級更高的員工,涉及的遣散費差額可高達8萬元,推算港航少付至少340萬港元。

衞生署急「轉軚」 續辦實體記者會 陳漢儀:語音未處理好

(獨媒報導)衛生署昨日傍晚宣佈,每日下午4時30分舉行的疫情簡報會將移師網上,記者只能以文字發問,被批評削弱公眾知情權。衛生署在不足一日後「轉軚」,今午改稱因應持份者意見,繼續舉行實體簡報會,惟場地改為政府總部。

衞生署署長陳漢儀表示,署方一直有研究舉行網上記者會,又提到消委會等公共機構亦舉行網上記者會,惟現時未處理好語音部分,所以現階段會維持實體記者會安排。

遭批削知情權 不足一日急轉軚

衛生署昨日傍晚6時發稿,指原本於衛生防護中心大樓舉行的疫情簡報會,將改以視像會議軟件在網上舉行,以有效落實社交距離措施,盡量減低傳播風險;記者只可以文字訊息發問,問題如有重複,會以綜合回應的方式處理。香港記者協會等傳媒組織發聲明,批評政府藉此避答尖銳問題,嚴重削弱公眾知情權。

衛生署今午2時再發稿,稱因應持份者的意見,同時兼顧落實社交距離措施,簡報會改於政府總部地下演講廳舉行。

【周梓樂死因研訊】毒理學醫生稱梓樂體內沒有催淚煙成份 醫護接觸他後沒眼刺痛等反應

(獨媒報導)今(4日)踏入科大學生周梓樂死因研訊第二十五天,由臨床毒理學醫生謝萬里作供。謝指在梓樂身上未有發現促成死亡的藥物或毒素,包括催淚煙的CS氣體,而閉路電視未見梓樂及其他市民的行為有受煙影響,故沒有證據顯示他受催淚煙影響墮下。謝又解釋人的眼耳口鼻對催淚煙最敏感,若催淚煙的粒子殘留梓樂身上,處理他的醫護會被刺激而出現眼睛刺痛、鼻塞及流鼻水等反應,但他們沒有出現此情況。他指若一個人對催淚煙特別敏感,連走動也有困難,更遑論跳。謝補充,催淚煙除影響身體,目的亦對人作出視覺上警示,同時造成心理影響,令人見到有煙就離開。

臨床毒理學醫生謝萬里亦為香港中毒諮詢中心主管,他今以專家證人身份作供。謝指翻看過所有梓樂的化驗報告及醫療報告,並未看到有紀錄顯示其死亡是由毒素或藥物引致不良反應而造成。

醫護與梓樂距離接近 未能察覺有煙的機會微

陶傑於《商業電台》講述的「美國選舉作弊疑雲」實為誤用投票率

摘要

  • 陶傑在電台節目中引述前美國國家安全局官員賓尼的說法,後者聲稱以一組簡單數字可以說明美國大選出現舞弊。
  • 賓尼混淆了《華盛頓郵報》計算投票率的方法,從而得到錯誤的總票數(1.4億),並以此錯誤推論「拜登得票應少於特朗普」,陶傑另外引述的網站亦犯下相同錯誤。
  • 有學者整理了美國各州官方選舉數據,今次大選總票數應為1.58億左右。
  • 陶傑講述的「美國選舉作弊疑雲」實際上是錯誤使用投票計所得出的錯誤結論。

背景

2020年12月25日,時事評論人陶傑於《商業電台》頻道「雷霆881」的DJ專欄《評天下》引述前美國國家安全局官員賓尼(William Binney)的說法,後者聲稱以一組簡單數字可以說明2020年美國總選舉出現舞弊。[1]

陶傑引述賓尼的說法指美國全國有約2.12億註冊選民,並指《華盛頓郵報》(The Washington Post)的數據顯示今屆美國大選投票率為66.2%,所以應有約1.4億選民投票。根據報導,特朗普(Donald Trump,陶傑在專欄中譯作「川普」)得到約7,400萬票,拜登(Joe Biden)最多只能到得到餘下6,600萬票。

【武漢肺炎】抗疫近一年 張竹君稱明白港人辛苦:希望大家再忍耐下

(獨媒報導)武漢肺炎今日新增 42宗確診個案,36宗屬本地個案,當中13宗源頭不明,另有30多宗初步確診,累計8889宗確診個案。疫情持續近一年,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有感而發,稱知道港人抗疫十分辛苦,「好多嘢平時可以做,依加都好困難,無論去街、食飯、好普通嘅活動,希望大家再忍耐一下。」她希望在疫苗「嚟咗」後,港人生活能恢復正常。

聖誕假期後的確診個案數字持續回落,張竹君指,不少個案的潛伏期均多於一星期,未能反映所有因聖誕假期聚會的確診個案,而且未來數天同是假期,「好似向下係好事,會唔會反彈都係有啲擔心。」

張竹君表示,市民享受假期屬正常,但呼籲應減少多人的聚會,如多個家庭的聚會,有機會令長者不幸染疫,「小心、忍耐一下。」她預期在一星期後將能反映相關的確診數字。

頁面

  •  « 第一頁
  •  ‹ 上一頁
  •  1163
  •  1164
  •  1165
  •  1166
  • 1167
  •  1168
  •  1169
  •  1170
  •  1171
  •  下一頁 ›
  •  最後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