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鄭文傑:回應快樂抗爭,衝擊公眾咨詢會場的憂慮。

鄭文傑:回應快樂抗爭,衝擊公眾咨詢會場的憂慮。

上星期,極左政治黨團社會民主連線率眾,衝入替補機制公眾咨詢會場,干擾公共秩序;並借民主自由大義而唯我獨尊,膨脹自我表達權利,扼制他人表達權利,此等過激行為只會供有心人士口實,用以抹黑所有公民運動,且更令人民對民主自由有疑慮和反感,無助穩定有序的民主法治社會的實現。謹予以讉責之。

對於替補機制政策,我起初是詫異決策者及政策顧問對投票制度的基本認識(不同一於名單替補,最大餘數法有違比例代表制),而且以「五區公投」低投票率為由,連公眾咨詢都略過,不能接受。經過大學教授聯署、大律師公會及律師公會的聲明,已令政府有明顯讓步,包括改同一名單替補,及三個月的公眾咨詢。此似乎證明,社會並不如學者陳雲所指,一切體制內改革和申訊渠道已失效,而須透過激烈的民眾運動,訴諸武力。

公眾咨詢,是中立字眼,任何持正反意見的人都可在會場內,以平和溝通的態度,提出建議和批評,我不解的是有政黨和民眾,假民主自由之名,搗毀用來自由表達意見的場合。我們在會場內,更應該討論若同一張名單並無下一號候選人,如何替補得不扭曲選民意志,又或選墿不替補,改由直選又如何改善從比例代表制轉向多數決制所造成的民意代表比例偏差。這種深度問題,不是單憑高舉民主,靠指摘剝奪選舉權來一筆帶過,茍且在非黑即白的表面層次。

見〈恐佈統治,快樂抗爭〉一文,歸納學者陳雲的論點,可以「理性終結,武力相見。」概括之,我認同「革命」手段是民眾對抗衡專制政府的最後皇牌,但僅僅只能在最後關頭才能使用,因為這種「震盪療法」,副作用是最多的。當一切和平、理性的使用都不能阻止核心利益的侵害,武力就有其正當性;這個邏輯,我同意;但對陳雲教授指,今日的中國和香港政府,已惡劣得要用暴力,要以牙還牙,不能再跟它講理性了,我不敢茍同。說實話,北京中南海的危機意識是很濃厚的,他們會經常召開學者主持的國策研討會,中央黨校的治理教育也已相當科學化,幹部體系因開放市場後意識形態政治的凋淡,已越來越文官化。當然,北京仍有很多不足之處需要改善,有些是改革開放後的新疾,有些是專制集權的一貫舊病,但你以為它不清楚嗎?你以為它不理性嗎?不是的。你可以指責他有私心,但它聰明得很。香港五十萬市民的示威遊行,連國際傳媒也稱讚市民的和平、理性和剋制,政府也順應民意,將二十三條立法束之高閣,比較起來,連香港政府也沒有昨午衝擊會場的「自由鬥士」這麼盲動,這麼霸道。

陳雲只看到律師維權等溫和民權運動在中國被打壓,但沒有看到南非種族隔離政策的抗爭、印度獨立自主運動、美國非裔民權運動、普及選舉權運動都是在受到政府的高壓下,仍能堅持以和平非暴力方式來跟政權良性互動,從而達致公義。他們沒有為了公義而不擇手段,忽略程序公正,他們可能會違反惡法,但有極高的精確性,僅僅針對肇事現場,且堅持了和平手段,就算被警察拘捕也無憤怨,因為他們自知後果,並對之負責;但絕不會連公眾咨詢會議也要搗毀,將和解的迴旋空間也要自己扼殺,然後大叫政治迫害,煽動人民用激憤的暴力手段,撕裂社會,尤其是人民自身在改革鴿派和革命鷹派的內耗不止。我們應當記住,抗爭是為了民眾和政府和解,抗爭不是為了抗爭本身,將兩者處於敵我矛盾的狀態。

陳雲只知道將民主自由上綱到要流血起義、要精神殉道的宗教層次,而忽視如何用能屈能伸的靈活手段來智勝當權者。他似乎忘記了,英國是如何憑著經驗主義進行逐步的憲政改革,免受法國大革命後「反革命」的人民暴政恐佈統治,以及免受拿破崙「解放戰爭」和「復辟稱帝」的社會動盪,也忘記了孫中山在民智未開的情勢下,選擇了條件還不成熟的革命路線,武昌起義後又無力填補權力真空,沒有重建社會的能力,引致軍閥混戰時期,使當年民眾處於長年的混亂中,諷刺地懷念清朝帝制時期有更大的人身安全保障。顯然,革命多不在事前就慎重思考將來國家重建的方略,以及對自己能力的自知之明,結果留下一堆爛攤子,如果是國際情勢的不可抗力因素,也情有可原,也得認了;若是民眾自身在有轉彎餘地的時候,在政府不跟你談之前,就率先開槍要殺死對方了,這就是盲動的反應過敏,成全激進人士所言:「玉石俱焚,才有新生」的文革思路。

陳雲的危險,在於他鼓吹香港人要對中國的前途要絕望,要民眾將文化啟蒙沙龍、律師維權、公民記者糾察等所有溫和、肯溝通的抗爭運動視為白費心機的,視之為中產的(要分化民眾?),軟弱的,要民眾將中國及香港政府的所有改革努力視為是造作的政治演出,要將「武力革命」這張人民最後「皇牌」,變成「常牌」來使用,要將政府願意和平過渡視為不可能,而人民自己也因為這種懸念,而不擺願意聆聽的姿態,這種態度只會失去更多民眾的同情,也給有心人士更多話柄,來阻止憲政民主的落實。對於香港,陳雲鼓吹人民對政府動輒行激烈的鬥爭,只會令香港民主在二零一七、二零二零的落實添上民粹的外衣,號稱「不自由、毋寧死」的民眾竟連「我雖不同意,但我誓死捍衛你表達意見的權利」的民主原則都蔑視,只會令將來的民選議會失去對各人的寬厚和尊重,充滿戾氣和不安,無助成熟穩重,肯協商溝通的民主政治的實現。

我們不能夠只因政治正確,連國家目前發展得來的成果也一併廢棄,因噎廢食,宜採亦步亦趨的智取策略,步步清野,以小球擦大球方式,左手動員在野社會運動的壓力,右手爭取內部有序改革的動力,來實現變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