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本土研究社發布《合棕連橫:新界棕土發展潛力研究》 回應政府土地資源供應及使用策略

本土研究社發布《合棕連橫:新界棕土發展潛力研究》 回應政府土地資源供應及使用策略

一直關注香港土地問題的本土研究社,今早發布《合棕連橫:新界棕土發展潛力研究》,綜合截至2017年本港新界最新棕土群數據,可相連的棕土群共1,172公頃(即約7個荃灣市中心大小),當中732公頃被發展局及政府土地供應小組(下稱「政府土供組」)忽略,粗略估計只善用其中三分之一,作鄉村式公屋發展,已可提供約8萬4千個單位,有莫大潛力解決本港嚴峻的房屋問題。

研究利用半年時間,透過地圖工具,整合出近94幅2公頃或以上新界相鄰棕土群,首二十幅面積最大相鄰棕土群的總面積達790公頃,其中有13個相鄰棕土群面積共約391公頃,佔首二十幅棕土群面積近半,全部未有具體發展計劃、或確實發展時間表,足見政府並未有認真檢視香港棕地發展潛力。研究發現,事實亦與政府土供組早前表示香港棕土「零散」、「要完全處理是不設實際」不符。

本土研究社倡議以「三分棕土」為處理棕土群的方針:
1)環境修復:修復棕土,將原有生態環境復原
2)發展大型公屋邨或重置作業:面積較大和無法修復的棕土,可作此用
3)發展鄉村式公屋:面積較小(2-10公頃大)的棕土群可作此用

本土研究社認為,「棕土優先」早已是社會共識,在政府的「土地大辯論」之中理應是首要重點處理的土地供應選項,惟政府土供組討論棕土的態度不專業、不認真,亦未有全面公開官方棕土數據,令人質疑政府將大量適切發展的棕土刻意隱藏,製造土地不足假象,誤導市民。

研究員楊夏至認為,「政府現時處理棕土手法棕綠不分,亦無修復棕土的普查與計劃,若政府如其所說認真看待就近濕地的生態敏感地帶,理應對多年違規使用及霸佔官地而成的棕土嚴正取締,並凍結現有棕土,制止其不斷擴散。」

研究員黃肇鴻表示,「鄉村式公屋按照鄉郊格局,有先例、有需要、有土地,現在只欠政府解決問題的決心。政府在新界東北發展及市區重建時,對居民使出尚方寶劍《收回土地條例》,以同一標準,收回大量棕土,只須刊憲三個月即可成事。政府土地供應小組卻對此視而不見,附和政府『公私營合作』為發展商改劃農地建私樓,做法離地,莫視本地市民居住需要。」

研究員陳劍青補充,「粉嶺高爾夫球場172公頃土地早前已經被政府刻意貶低其發展潛力,我們不希望棕土這個極可行的土地供應選項,再次被貶低其發展潛力。研究以相對保守的低密度鄉村式公屋發展,用三分一棕土已可提供8萬4千個單位,即等同本港劏房戶數字,可見是解決房屋問題的重要土地選項。」

透過公開研究報告的實據,本土研究社希望在政府資訊極不透明的現況下,公眾能掌握清楚不過的適切棕土群真正發展潛力,並促請政府土供組以貼地、務實、認真的態度重視棕土潛力,並以棕土作為發展土地的優先選項。